从司法所长到隔离点位长,我给自己定下四字准则
讲述人:嘉定区司法局马陆司法所所长、四级调研员 徐靖
上海本轮疫情拐点出现,感染者数字每天都在下降。数字背后,是无数志愿者默默奉献、辛勤付出的努力。
再者,疫情防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个隔离点位上的工作依然繁重。
5月初,我接到指令,带领五名工作人员,集体进驻嘉定区南门公租房隔离点,组建隔离点指挥中心团队。
作为隔离点的“大脑”,指挥中心要完成人员接收、转运,解离期间内外数据的录入和反馈,隔离区内情况把控调度,各部门工作协调对接,隔离观察人员管理和需求处理,“三区两通道”监控处置,后勤保障协调等工作。
相较于早已熟能生巧的司法行政工作,从所长到隔离点位长,对于年过半百的我而言,还真是犯了难。
可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来袭,谁又不是在新情况中迅速调整、适应,把自己打造成符合抗疫要求的新型工作者呢?
麾下五张年轻且有朝气的脸庞,让我心里有了勇气和底气,也具备了信心和胆识。
隔离点位的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头绪多、交接时间短,我牢记局党委嘱托,牢牢把握安全工作底线,坚持规范化管理红线,带领新入驻工作人员迅速熟悉情况。
为了鞭策自己,实现工作转型,我给自己定下了“严、细、快、准”的四字准则。
四字准则
严
一是严格落实指挥长统筹管理、每日视频例会、工作晨会、工作人员定期培训考核等日常管理制度。二是严格落实隔离人员观察期内“足不出户”的制度,严格施行消杀等防控措施,严格按照互不接触的原则分区管理。三是严格落实检查登记制度,对各点位、各种台账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四是严格把控出入口管理,对所有人员实行“来登去销”。
细
小到垃圾出场数量、垃圾桶双层套袋、医务人员板夹材质、安保人员巡查楼层的时间和路径、废水余氯数值的检测,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是一块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基石。
快
一是进入情况快,每天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都是早上七点半到岗,晚上十一点半下班,短短五天已经熟悉了基本情况,掌握了运行规程,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二是处置情况快,特别是隔离观察人员的一些突发状况,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置。三是指挥调度快,接到区指令后,从医务、安保的站位到房间的消杀布草再到餐饮的订购,指挥中心人员各司其职,能够迅速安排布置。
准
一是对人员信息的采集、录入、梳理、汇总一丝不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及时上报。二是转阳人员的处置认真严谨,用过的日用品消杀后作为有毒有害垃圾处理,住过的房间贴封条后等待区级消杀,走过的路径有工作人员跟随消杀。三是指挥中心做完核酸采样试剂管后会再次核验,之后一人一管封袋准备后再分发,做到不落一人。
“内部无感染、风险不外溢”,这十个字成了我和隔离点位上所有同志的口头禅。
如果说,隔离点位工作是一场接力赛,那么司法行政工作队伍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这道接力棒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