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放弃房地产业转作普法说书人,他从未后悔过
今年五十有五的黄震良,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别人说“船靠码头车到站”,他却仍活跃如小青年,获评“中国故事大王”,活跃在艺术舞台和人生舞台之上。
近日,黄震良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在曲艺道路上再拿下一座里程碑。身为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会长,又是海派滑稽大师王汝刚的得意弟子,黄震良无疑是有真功夫的。然而,黄震良还有另外一个“显赫”的身份:最美普法人。
房地产最火的时候 他重回舞台
上世纪90年代初,黄震良突然退出了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转而涉猎房地产行业。黄震良的商业嗅觉很敏锐,那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振翅起飞的黄金年代,十年打拼,他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到了2003年,房地产市场换档加速上行,面对最肥美诱人的“鱼中段”,他却选择放下筷子,重回舞台。那一年,上海市举办法治文艺汇演,有司法局领导慧眼识英雄,专门登门邀请他“出山”。虽然此时的黄震良已离开舞台长达十年之久且事业正旺,但他几乎没有考虑便答应了。
“当时房地产生意已小有成就,一家人也不再为稻粱谋。这次复出激发了我沉寂多年的故事情怀,而且让我第一次‘触电’法治领域,从此与法治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黄震良如是说。
用法治题材 做强上海沪书
黄震良的上海沪书是一绝,市井人物、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爱恨情仇……篇篇精彩,段段扣人。说的都是接地气的百姓身边事,引人共鸣,发人深省。
从观众的反响中,黄震良发现,法治题材是复兴做强上海沪书的突破口。他积极组织故事团成员在全市各区进行法治故事巡讲,参与了嘉定区宪法宣传周、嘉定区街镇进行法治故事巡讲、廉政故事巡讲、“反邪教”主题宣讲、法治故事全市巡回宣讲、红色经典故事巡讲等活动。并且每年下基层巡演多达150场,其中不乏法治故事精品。沪书《领奖风波》、情景故事《戆到底》、群口故事《捉漏》、沪书《猫眼倒装》、故事《此路不通》等优秀法治题材的故事作品在内容上,贴近百姓生活,弘扬社会新风,倡导诚实守信。他还全程参与编写了《“法宝”杯长三角法治故事大赛优秀作品集》《“法宝杯”华东六省一市法治故事大赛优秀作品集 》《身边的法治故事》,这些不仅是生动有趣的故事集,更是广大群众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的成果集。
走街串巷 他是法治说书人
为了创作出精彩的故事,黄震良每年组织创作团队走进村居,在群众中间开展集中采风,与故事原型一起体验生活。他翻阅各类法律书籍,学习法律知识,有时还会就某个故事中的法律问题咨询律师。
“一次次创作过程,对我来说都是一堂堂法律课,虽然过程辛苦,但确实获益良多。”黄震良说。此后文艺演出中,他带着创作的法治故事走遍了上海街镇,他的精彩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最美普法人”享誉全国
黄震良作为嘉定法宝故事团团长、普法志愿者,集聚了来自嘉定和全市的优秀故事创作、讲演人才,以“背靠乡土,弘扬法治,服务乡亲”为宗旨,根据真人真事编写法治故事,涵盖了交通安全、家庭伦理、医患纠纷、劳动争议、动拆迁、安全防范、诚实守信、反腐倡廉、法律援助、房屋买卖、禁毒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是唤醒当代人们法治与道德信仰。
黄震良还积极倡议并推动了2014年、2015年“培育法治文化,增强法治理念”“法宝”杯法治故事创作讲演大赛,2016年全国性的“身边的法治故事,我们的法治中国”——“法宝杯”中国法治好故事创作讲演大赛。更可喜的是国家级“中国法治好故事”项目于2016年12月正式落户嘉定,从2018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举办了第一届,2020年第二届将于11月份开展。
曲艺助推法治,法治反哺曲艺,法治说书人也华丽进阶成了“最美普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