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子还”合法吗?人民日报记者带你领略“融普法”

日期:2020-07-06

9111b737aa7e43c0bd70b40d083c9174.jpg

“父债是否必须子还?”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法治主题公园里陈设的实用法律常识展示牌上,这个问题引来不少人驻足细看。“《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的责任”。展示牌上,问题后附的解答明明白白,引来围观者的一片恍然大悟。

5块依法治国宣传牌,12块“法治之窗”宣传栏,9块法律生活小常识……在这片占地1.1万平方米的法治主题公园里,与法律有关的知识随处可见。

北管村户籍人口2470人,外来常住人口却超过8000人。流动人口多,怎么才能保证村里生活的稳定有序?北管村给出的答案是——普法。

除了法治主题公园之外,北管村常年开设法治讲座、学法会议、开设宣传栏、张贴标语海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如针对征地和土地补偿分配问题上,注重引导村民学习土地管理法及各级土地补偿金分配规定,研究制订土地补偿金分配方案,注重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对外来人口,在普法内容上就侧重交通安全、消防、未成年人保护这些。”全国人大代表、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说,对村里工作而言,普法是“低投入、高收益”,法治水平与村子的自治水平密切相关,“法治水平上去了,自治水平也就提高了。”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法律法规,北管村对10个村民组和住宅小区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对翻墙进出、聚众活动等行为建立监控发现、联勤处置、志愿者协助相联动的三级响应模式,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响应,建立起2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几个月的疫情防控始终稳定、有序。

今年,北管村正式列入第三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并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也是嘉定区近年来推进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

“七五”普法以来,嘉定区加大将普法融入依法行政的力度和广度,压实压细“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今年6月1日,嘉定区法宣办、区司法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还共同制定了《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规范》,以期实现精准普法。

b6f042bad18641cb9b1e6e66351bdd98.jpg

在嘉定区菊园新区,城管中队东山片区片区长徐彬巡查时发现一家水果店把果品摆在了店门之外,他立刻上前,对商户进行纠正和处罚,“按照法规,店铺的经营区必须在店门以内,你们在店外面分拣荔枝,显然违规了呀。”面对徐彬的执法,店老板没抗拒,当即让店员把水果都搬进了店里。“不是第一次,必须处罚了,罚款50元”,老板嘿嘿一笑,满脸通红,但也“认栽”,“有时候店员不小心,但是有规矩在,是我们的问题我肯定接受。”徐彬说,现在商户的素质很高,法律意识也很强,只要全程执法规范,法律告知到位,该怎样就怎样,大家都爽气。

2018年,上海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国家机关要把普法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总体布局,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时,要求各国家机关要制定普法清单、加强立法公开、开展以案释法。要求执法司法机关在处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要组织开展对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法律法规规章讲解和政策宣讲活动,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年,根据上海《关于开展“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到8月底,检查验收工作完成时,上海 “七五”普法以来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以及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经验做法,包括各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先进典型将进行集中总结,以进一步扩大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全社会对普法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