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助战疫,嘉定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守土尽责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这场战“疫”中,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既要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又要因地制宜、精细管理。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嘉定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积极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弹好“三部曲”,即做到“实、严、细”,有效建立群防群治的防控大格局,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重自治,立足“实” 确保保障工作坚强有力
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镇联村干部、机关下沉工作组、居民党员代表,各尽所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是发挥居民自治巨大力量。社区居民或捐款捐物,或为村(社区)内公共场所消毒,或为村民、居民代购生活用品,或到路口哨卡值日班夜班等,充分发挥了居民自治的作用。
重法治,狠抓“严” 确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严格封闭管控。每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均实行严格、严密的管控,全覆盖、无死角。对于常驻人口、流动人口、重点地区人口分类管理,逐一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关卡控制。
二是严守企业复工。积极指导辖区企业做好自身防疫防护,做好对企业防疫安全的相关保障工作。对不服管理的依法依规依纪给予了严肃处理,把规章制度的落实和监督执行贯穿于疫情防控的全过程,让法治时时生威、处处发力。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小喇叭、拉横幅标语、微信及短信等途径广泛宣传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
重德治,做到“细” 提升管理服务工作针对性
一是开展人员排查、社区消毒、物品派送等各类惠民活动,让广大居民看得见实效、感受到温暖,激发和汇聚抗击疫情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加大对重点人员特别是特困人员、特困群众关心关怀的力度,加大对隔离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力度,送温暖上门,帮助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渡过难关。
全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发挥基层自治的智慧,有很多特色的做法。
江桥镇太平村辖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只留宝园五路,六路主干使用“小白”通行。赶出来!村干部们短短两天里,针对符合通行条件的人员以及取得复工复产资格的企业赶制出400多张“小白”通行证;发出去!反复核对健康登记表的数据,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亮出来!每一个进出园区的车辆和人员,村干部都一丝不苟地检查证件、测量体温。
嘉定新城(马陆镇)北管村:村辖企业爱心出力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用品告急,北管村时刻与村内药房保持联系,药房业主也是竭尽所能调运物资,一旦到货会第一时间告知村民购买且保证不会涨价。此外,村辖区企业爱茉莉化妆品有限公司所属的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已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200万元。
外冈镇佳苑社区:“老大人”主动请缨
“老大人”是嘉定农村对长者的尊称,指阅历丰富、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的老人,是外冈镇开展基层自治的重要力量。疫情发生后,社区里的“老大人”们主动请缨,加入抗疫防疫一线。
华亭镇连俊村:利用“连心小广播”宣讲
连俊村法宣干部担任华亭镇“连心小广播”《嘉定法宝、德宝在身边》主讲人,以“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为主题,着重讲解《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通告》,结合2起违法案件,提示广大听众“拒绝执行检测、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等,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责”。
嘉定镇街道塔城社区:“三驾马车”齐心发力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各司其职,“线上沟通”链接“线下协调”,通力协作。
物业把好门,加强全面管控,居民出入小区有屏障;居委守好家,开展全面排摸,回沪信息登记全覆盖;业委会保后勤,落实群防群治,迅速反应优化服务。